首页 > 科普

心理障碍可以预防调节 想咨询一下心理医生

admin 科普 2024-04-16 12:57:2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心理障碍的预防描述错误的是:违法者都存在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减轻社会的歧视。

临床表现: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

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

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

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包括中毒性精神病、感染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

如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等。

从您的叙述中,强烈的感觉到:压抑!

我认为,你可能是应激相关障碍,当然,您不要担心,这是我的初步判断,大可不必对号入座,您完全可以到身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于您自己,我给您的建议是放松,学会发泄。您的叙述中充满着忙碌与焦虑,您一直在强调生活的压力,我想您是个要强的人,越是要强越是不愿意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这样就不会排解自己的压力,加上不断的压力事件的到来,您会感觉到一种无助,所以我建议您要学会发泄,学会放松,搞好您和您先生的关系,所有的压力事件不必您一个人承担。

至于要不要个宝宝,我建议您还是要三思,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您潜在的心理危机。

祝您早日康复!

应激,其英文“ stress”一词的意义是指我们通常所感受到的紧张或压力。医学心理学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以下几层涵义: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体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以现代应激学说的代表人物佛克曼(Folkman)为首的研究者越来越强调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将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分别从“应激源”(刺激物)、“中间(介)变量”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进行认识(图16-1)。并进一步指出,中间变量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以及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应激源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人格特征

(二)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是指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广义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1)躯体性应激源:是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毒物、振动、微生物和躯体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是指各种心理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和睦、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以及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感等。

(3)社会性应激源: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又活动在社会环境中,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都可以成为应激源,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重大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负性生活事件。

(4)文化性应激源:是指当一个人从一种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环境以及风俗习惯迁移到陌生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时,需要人们去适应和应对生活中文化方面的变化。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一般性应激反应可以分为躯体性、心理性和行为性三类,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从各个侧面去探讨的。实际上在强烈的应激源的作用下,三者是共同发生的,而这三种反应又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应激反应,是一种综合反应。近年研究的综合性应激反应有以下几种。

1、亚健康状态(sub-health)亚健康又称第三健康状态(the third health situation)。是指人处于完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现代社会随着竞争和冲突的加剧,人们常感到“生活得很累”。这种慢性疲劳和精力低下的表现就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精神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可导致崩溃的发生。这个过程是渐进性的,虽然每人的时程不同,但形式基本相似,大致分为三个时期:①应激唤醒阶段(stress arousal stage),主要是失眠、不安和焦虑;②能量储备阶段(energy conservation stage),有慢性的疏懒,持久的疲劳,烟、酒消耗增多,淡漠;③耗竭阶段(exhaustion stage),慢性的有抑郁、心身疲惫、社会孤独,极端的可产生自杀念头等。

2、崩溃(burnout)是指一种心身耗竭状态,通常是指由于强烈的心理应激而带来的一种无助、绝望的情感体验。崩溃的出现通常是长期超负荷的运转导致的体力与精神的极度耗损,在此基础上再遭遇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而造成的。崩溃具有以下特点:①表现为体力耗竭,常有频繁头痛、恶心、疲劳、睡眠不良等;②体验情绪耗竭,有抑郁、绝望情感;③呈现精神衰竭或变态,对人、对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消极态度;④自暴自弃的情感。一些从事“助人职业”的人们(如教师、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及咨询师等)比较从事其他职业者更易有此体验崩溃。一些重点中学的毕业班学生在家长、学校、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会有此体验,许多体育竞技者在训练和竞赛后也常有此体验。

不过,对多数患者来说,崩溃是可逆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应激前的有氧运动、注意营养、劳逸结合,有助于预防崩溃的进展。

3、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时人们处于高度应激情境时并不表现应激现象,只是在事件过去后一段时间才体验到应激反应。重大生活事件除了对健康造成即时损害以外,还会产生“余波”效应,也就是原发事件所引起的后续影响。这种在创伤经历一段时间后再发生的应激综合征称之为延缓应激障碍,中国精神障碍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用创伤后应激障碍代替之。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常常发生于强烈应激和长期处在下列情境时:①个体的必须的基本需求受到威胁;②基本是无法控制的事件;③由于其它应对方法不能利用或无效而被迫使用防御机制。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于自然灾害如洪水、台风、地震,或者是突发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飞机失事及爆炸、恐怖活动等。灾难的研究表明,只有少数人在事件发生时立即体验应激,而多数人均呈现延缓应激反应,出现在威胁过去后数天或数月之后,Erikson对西维琴尼亚洲水灾的两年后随访调查发现,每一个受灾者都在事件后有焦虑、激惹、夜惊、记忆损害及内脏不适的复合症状。

延缓应激反应也常见于被强暴的受害者,如战俘以及被绑架的人质。有研究称,目睹越南战争时严重轰炸的幸存者约有1/3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该病发病率较高,加之往往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故成为近年的应激性心理障碍的研究热点。在本章第二节将详细对其进行阐述。

(四)应激性心理障碍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机体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应,也就是说,应激反应无时不在。但一般而言,应激反应并非都是坏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应激与工作、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只有在适度应激反应的状态下,人才能取得最大业绩,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反应均会使得业绩减退。因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就提出过积极应激和消极应激概念,认为只要是适度和正常的应激反应,就不会对个体产生危害。因此,有应激反应并不一定就有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发生。

只有在应激反应过度时,才会导致个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即发生应激性心理障碍(stress mental disorder)。应激性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应激造成的个体精神神经反应和心理功能障碍,具有如下特征:①发病因素与应激源有时间相关;②机体有神经或心理功能障碍;③多数与某种特殊个性类型相联系;④疾病经常有缓解或复发倾向;⑤不符合躯体疾病诊断标准。

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疾病诊断系统,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均在分类中将应激性心理障碍归纳为急性应激障碍(ICD-10中称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三种类型。

二、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人们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应激状态。其影响因素有: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等。

(一)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性质、程度和意义做出推断。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

1、认知评价过程

拉扎罗斯(L.Lazarus)和他的工作小组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分为三级:

(1)初级评价是指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对其进行的最初估计,判断情境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即回答“我是不是有麻烦?”等类似问题。

(2)次级评价是判断个体的应对能力是否与情境的要求相匹配,即要回答“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这类问题。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

(3)再评价是建立在前两级评价引起的反馈基础上,对情境意义及应对结果进行的再次评价,将导致初级评价的改变,以及相应的应对技巧的调整。

2、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人们将一个事件评定为应激性事件,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与事件相联系的情绪、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事件对个人的意义。

(1)情绪相互作用理论认为情绪与认知相互依赖,情绪可以从四个方面影响个体所采用的处理方式和应对过程:①当环境中存在异常时,情绪是一种早期的警告信号,使人们停止正在进行的事物,而注意更重要的事情;②记忆系统可将情绪和相应的事件细节储存起来,当碰到相同或相似的事时,人们对该事件的知觉判断可能会染上相似的情绪色彩;③情绪可引发动机,人们会用各种手段延长愉快的情绪体验,而摆脱不快的体验。

(2)不确定性当事件要求人们所不具备的知识、事件比人们的认知更复杂,或事件是不可预测(如炸弹袭击或龙卷风)时,人们就可能体验到不确定性。因为无法预测,人们也就不知道什么行为才是合适。随之产生无助感或脆弱感,引起应激反应。

(3)事件对个人的意义每个事件都可作出多种解释,因而,同样的事件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有人愿意住院检查,因为这对他可能意味着休息,或确定疾病诊断以减少不确定感;有的人则讨厌住院,因为觉得时间宝贵,住院是浪费时间,或认为任何检查都令人不舒服。当事件对人有重要意义或负性意义时,常引起应激。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化(给事件加上自己希望的意义)或改变事件的意义、降低事件的意义来处理应激事件。

(二)应对机制

应对(coping),又称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指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时采取的各种策略。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的认知和行为的综合体。应对方法大致分为两类:①情绪集中性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或称作减轻法(palliative method),是指改变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此法不影响应激源。通常所用的减轻法包括防御机制、对情境的重新评价和缓和紧张三种方法。②问题集中性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是指直接指向应激源,降低应激源发生的可能性或改变应激源的强度。常用的方法包括事先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两种。

(三)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目前,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即缓冲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其次是独立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根据后一假说,普遍改善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健康。

(四)人格与应激

人格可以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有时甚至决定生活事件的形成。许多资料证明,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量表分之间,特别是主观事件的频度以及负性事件的判断方面存在联系。

1、人格对应激的影响

(1)人格影响认知评价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人格心理特征因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影响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这些因素决定个体对各种内外刺激的认知倾向,从而影响对个人现状的评估。例如,事业心太强或性格太脆弱的人就容易感到事情成败的压力而出现应激。人格有缺陷的人,往往存在非理性的认知偏差,使个体对各种内外刺激发生评价偏差,可导致较多的心身症状。

(2)人格影响应对方式人格特质一定程度决定应对活动的倾向性即应对风格。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在面临应激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当面对无法控制的应激时,A型行为模式的人与B型行为模式的人相比,其应对行为更多地显示出缺乏灵活性和适应不良;面临应激环境时,A型行为模式者较B型行为模式者更多地采用积极正视问题的应付行为,而不是默认;同时A型行为模式的人,不像B型行为模式的人那样易于接受现实,对问题的起因更多地强调自身因素而不是环境。

(3)人格与社会支持有联系。人格特征间接影响客观社会支持的形成,也直接影响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水平。人与人之间的支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支持打下了基础,一位孤僻、不好交往、万事不求人的人是很难得到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的。

2、人格在应激与疾病关系中的作用

同样的生活事件,在不同人格的人身上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大量人格调查研究证明,某些人格因素确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其特异性并不高。有人认为,特定的人格易导致特定的负性情绪反应,进而与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发生联系,说明情绪可能是人格与疾病之间的桥梁。但这一认识并未能进一步解释人格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应激研究认为,在应激作用过程中,人格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人格通过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最终影响应激的心身反应性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相联系。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gzxunyang.com/kepu/28268.html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评论底部广告位

本站非盈利站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站技术支持由:QQ25044459

| 琼ICP备2023015161号-8

Powered By TG@xseoshell